“致敬百年 同心向党”红色地图寻访第一站|虹口记忆,红色回响
发布时间:2021-06-15 星期二 15:38点击数:710
  关闭窗口  
       

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一支革命队伍孕育而生——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建党100周年。举国上下同庆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追随党的步伐,追寻党的足迹,学习党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请跟随我们一起来到红色地图寻访第一站——“虹口记忆,红色回响”。


小队名称:“燎原”小队

辅导员:青年党员 罗逸珍老师

队长:初二(1)中队 李安珂

队员:初二(1)中队 刘辰莉、高岩博、宋筱妍

    初一(2)中队 周 然

 

精准策划  厚积薄发

在正式进行红色景点寻访之前,每个小队安排了一位党、团员教师。我们小队由党员教师罗逸珍老师担任辅导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小队队员们的讨论以及辅导员老师的指导,我们从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获得灵感,最终将小队名称定为“燎原”小队,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追寻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党的红色力量如燎原的星火,在祖国的大地上蔓延。




接着我们开始了红色寻访路线的规划。经过多方考量,我们最终选定瞿秋白故居、中共江苏省委旧址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为红色地图寻访目的地。


图3.jpg

 

辅导员老师统筹全局,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宋筱妍同学负责拍摄脚本的撰写,刘辰莉同学负责日常材料的收集和后期视频的配音,队长李安珂同学负责视频的拍摄,高岩博同学负责视频整理和剪辑,周然同学负责红色地图的后期绘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助,各司其职,但也不彼此孤立无援。



 

心承向党之志  共忆红色故事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在党的召唤下,我们开始了走访红色故事的征程。


图6.jpg

 

在赶往红色景点的路上,红旗飘飘,红歌欢唱,全体队员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色革命歌曲,用歌声献礼即将到来的党的百年华诞。我们也在沿途拍下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借以记录当时激动的心情。


图7.jpg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中共江苏省委旧址。在山阴路的这条弄堂里,有一幢典型海派风格的三层石库门房子。如果不是黑漆大门旁的牌匾,没有人会注意到这里曾是中共江苏省委所在地。然而,在这普通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中共江苏省委旧址于1905年建造,占地面积6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石库门住宅。红砖砌清水墙,石库门上有拱形水泥制门楣,三楼有小阳台。

如今的中共江苏省委旧址,虽隐于闹市,极难被人察觉,但在它周边的居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神圣所在,每每经过此处,无不神情肃穆。队员们看着这青黑色的牌匾,心里早已畅想到上世纪的中国:烽火连天,伟大的党如一束黑暗里的光,指引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场馆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69弄90号

开放时间:外观全天开放


图15.jpg


第二站是历史名人瞿秋白的故居。1984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山阴路133弄12号东照里为瞿秋白在上海的旧居。瞿秋白故居东照里的马路对面就是鲁迅先生在上海最后的居住地——大陆新村。


图16.jpg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500多万字的著述和译作,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他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瞿秋白烈士永垂不朽。 

通过参观瞿秋白故居,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当时共产党员的伟大与坚韧,如果没有一批批共产党员们的奋斗和英勇牺牲,我们祖国的命运将会更加坎坷。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瞿秋白同志当如是! 

场馆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133弄12号东照里

开放时间:外观全天开放

 

红色寻访最后一站是中国左翼作家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在热闹的多伦路里,有一幢引人注目的红色洋房伫立其中,透过这幢高楼,我们可以窥探红透当时中国半边天的“左翼文学”。


图8.jpg

 

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努力下,1930年的3月2日,中国部分左翼作家在此召开大会,并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左联,把这所建筑改为左翼作家联盟大会会址纪念馆。


图9.jpg


展厅里陈列着众多左翼作家撰写的文章,队员在观看美文的同时,精神也受到了极大鼓舞。当看到左翼作家遇难名单时,队员们无不为烈士们的壮烈牺牲感到悲恸,对敌人的残忍行径感到愤慨。




场馆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13:00——16:30(16:00停止入场)


图绘红色之路  共爱国之情

结束实地寻访后,我们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红色地图的绘制。我们克服了队员们空闲时间不一致的困难,约定每周五下午集体绘制地图。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红色地图终于成功绘制,为本次红色寻访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从最开始共商队名,到最后红色地图的绘制,我们团结一心,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本次红色寻访活动,让队员们感受了革命情怀,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岁月中绽放青春光芒。


图21.jpg

 

春风吹来胜利的号角,

夏蝉唱响希望的喜悦,

我们迎着百年建党的荣光,

踏上了一段红色寻访之旅。

从中国左翼作家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到中共江苏省委旧址,

再到瞿秋白故居,

我们一一看见,

也一一了解。

党啊,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您眼中,

您的蓬勃生机在我们心底。

 

念念不忘  心得共享

辅导员老师罗逸珍:作为本次红色寻访活动的指导老师,我深知责任重大,所以,寻访活动的每一环节,我都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从活动的最初启动,到最后的成功收尾,虽然忙碌,但我在整个过程当中,收获良多,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红色寻访过程中的中国左翼作家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这一站。当站在展厅看着一列列的烈士名单,我内心十分悲恸,但同时也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占据着我的心——那就是无数革命先烈赐予我的神圣力量。他们甘愿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我想,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也志愿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队长 初二(1)中队 李安珂:自寒假起,我们小队开始了这次活动的策划安排,从人员分工到后期踩点拍摄,以及剪辑视频,这些无不让队员们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红色革命精神,让自身的自我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从几个地点的参观中,我认识到这些地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革命精神,这些让它成为了令人敬畏的红色革命圣地 。

队员 初二(1)中队 宋筱妍:怀着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情,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左翼作家联盟大会会址纪念馆、瞿秋白旧居等地。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这次参观过程中,我对左翼五烈士的事迹印象深刻。作为文人,他们用手中的笔去革命。再去阅读当年鲁迅先生为沉痛悼念牺牲的青年战友而作的《为了忘却的记忆》一文,让我更为这五位烈士的牺牲而伤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无私地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我们。斯人远逝,但那些人那些精神我们应该要时刻铭记。

队员 初二(1)中队 刘辰莉:这次的小队活动,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我们要一同完成拍摄,绘制地图和感想书写等等。我们分别参观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瞿秋白故居和中共江苏省委旧址。通过走访这些红色地标让我们不由地回忆起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革命先烈们为了伟大的祖国、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他们的行为值得得到我们每一个人敬佩。这次的小队活动不仅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也使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队员 初二(1)中队 高岩博: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小队一起到了瞿秋白故居,左翼作家联盟大会及中共江苏省委旧址进行了走访拍摄。我的工作主要在于后期,在此之前我是没有接触过剪辑的,于是我便一边学一边做。最后花了很多时间,作品也有些不尽人意。但在整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在剪辑技术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同时我也了解到了那些英雄的事迹,左翼作家们用笔不懈奋斗,瞿秋白坚持革命工作,却英年早逝……当下美好的生活是由千万英雄的鲜血铸就的。我想,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好红色基因,为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打好基础!

队员 初一(2)中队 周然:红色寻访结束了,但寻访的英雄前辈的身影却持久地停驻在我的心间。拭去历史的尘埃,我们看到的是无数革命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殊死斗争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无数默默为党为国无私奉献一生的英雄。正是由于他们经历并经受住了不同时期的种种考验,才铸就了坚强的党性和顽强的意志,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等待着更多人去追寻。通过此次寻访,我更加深刻地学习了党史国情,希望我们能把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家国命运,肩负时代重任,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我们当代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