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建新功 培根铸魂育新人|我校组织学习周美琴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2-09-29 星期四 08:16点击数:330
  关闭窗口  
       

“德者,师之魂。”为进一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9月27日中午,我校召开了以“爱岗敬业建新功,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的教职工大会。全体教职工在本次会议上认真聆听了周美琴校长关于《坚守梦想,用爱与智慧点亮孩子的生命》的主题演讲。刘明诚校长主持会议,全体教职工参与会议。


DSC_6838.jpg


周美琴校长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在其坚守特殊教育的三十五年中,凭借着一颗热忱的心以及科学求实、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精神让许多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成了现实。她为脑瘫特殊儿童伸出教育援手,让这些特殊儿童也拥有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周校长还致力于打造适合特殊儿童学习与康复的数字化、信息化课堂,形成特殊儿童教育体系。她不仅以点点滴滴的爱与呵护为特殊儿童圆梦,也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诠释了她最初成为特教教师的诺言:“用爱与智慧点亮特殊孩子的生命,并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周校长的特殊教育之路充分展示了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情操,让参会的每一位教师都为之深深感动。


DSC_6833_副本.jpg


会议最后,刘明诚校长就师德师风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恪守师德,坚持做到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DSC_6868.jpg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牢记教书育人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撰稿:胡非怡


教师心得

王瑞:周美琴校长的报告 ,让我沉浸在了感动中,沉浸在了那份炽热的教育情怀中。同为教师,周校长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坚守教育初心和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勇于探索、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改革勇气,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回想自己做教师的初心,也是最纯粹的“教书育人”四字,我时刻提醒自己:一日为师,就要把爱奉献给孩子,无怨无悔,因为教师是一生的事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以楷模为榜样,坚守教育情怀,精研专业发展,以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成就学生生命的精彩。

杨文倩:教育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而从事特殊教育,更需要奉献精神。“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周美琴校长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告诉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必备品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中心,真情相待、热心鼓励、耐心帮助,努力做一名德、才、爱兼备的好老师。用良好的师德,撑起教育的蓝天!

刘霄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调教师的敬业奉献,就是要教师做到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世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上多一点博爱之心。在周校长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真挚淳朴的育人初心和热烈的教育理想,更能看到浦东教师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将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牛孟晗: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学生细致入微的爱护、无微不至的关心、坚持不懈的耐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成功的触动可能只在一念之间,但成功的教育和转变却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它发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朝夕相处中,在师生间点点滴滴的接触和影响的积累过程中。一切爱的教育,都源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尊重。学习了周老师的事迹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

宗晖:在这35年里,周美琴老师让太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率先探索招收脑瘫的特殊儿童入学,让他们尽展潜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并因此形成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体系,在她看来,教育,可以为孩子圆梦,使他们幸福,而教育工作者的梦,就是用爱与智慧点亮每个孩子的生命。用情怀、格局、师能,去成就属于为师者的绚烂人生。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先进教师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王煜: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始终如一。从教几十年来,周美琴校长始终坚守教育情怀,注重崇德修身的品性修为。她是照亮特殊教育的擎灯人,倾情守护特教园地,用智慧与创造勾画“特别定制”的特殊教育蓝图,让特殊孩子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使他们获得生命尊严、生活快乐和未来梦想。周校长倾注大爱深情,重构现代特教价值,生动诠释了师者本色。我们要以楷模为榜样,坚守教育情怀,精研专业发展,以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成就学生生命的精彩。

鲁卉洁:学习了周老师的事迹后,我感受到了周老师高尚的师德,她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和细心,温柔地对待着每一个学生。周老师的事迹让人动容,用初心、爱心、事业心为孩子们启梦、筑梦、追梦、守梦到圆梦。梦的价值在于追求,梦的实现在于奋斗。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时刻关心学生,发现学生真正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做。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何佳颖:周美琴老师作为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她用无私之爱体恤特殊儿童的悲喜,用专业智慧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融入社会的各项能力。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会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

罗逸珍:这是一份爱心满满的报告。周美琴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她的爱心教育故事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一场教育盛宴,更是一场灵魂洗礼。周老师身上散发的爱心,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我深受感动之余,也开始自我反思。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重视。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不忘初心,关爱学生成长,守护他们的美好未来。

胡非怡:三十五年如一日的追梦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平凡又不平凡的小故事。故事里的周美琴校长用真情守护特教领域,用真爱关心特殊儿童悲喜;故事里的周美琴校长用智慧呵护特殊儿童成长,用创新深耕特殊教育领域;故事里的周美琴校长深信“任何一份看似平凡的工作都能成就不平凡!”她用奉献诠释每一个特教人的平凡梦想。“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我要向周美琴校长学习,做一个不忘初心的“守护者”,做每一个儿童的“研究员”,做各自教学领域的“开拓者”,做美丽人生的“筑梦人”!

     
       
  关闭窗口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