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停课不停学”全面开启线上学习新模式。一时间“空中课堂如何收看”,“互动平台哪家更强”,成为全上海市中小学生每天热议的话题。只见同学们手机、Pad、电视齐上阵,父母长辈齐出马,家家户户一片繁忙热闹非凡。而就在此时,在我们的身边,却仍然有人既没有父母的陪读,也没有电子设备,“线上学习”对于他来说仍是遥不可及、无法解决的难题。我校帮困助学对象——预备年级低保家庭学生小吴(系化名)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预备年级有个学生无法在线学习,父母都是残障人士,家里既没有网络,也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在“在线教学”排摸过程中,政教处曹立辉主任发现了这一特殊情况,立即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群内进行汇报,成为第一个吹哨人。 “马上问清情况,如果确有困难,要全力解决,确保学生能够在线上课。”刘明诚校长得知此消息后非常重视,要求各部门全力解决。 杨莉书记快速行动,第一时间与金杨新村街道党服群务中心取得联系,寻求街道和居委的帮助。 短短半天时间,大家分头行动,让事情迅速有了进展。总务主任黄征老师拿来学校闲置的手提电脑。学生所在的金台三居居委会从本就拥挤的办公场所中腾出一间专门的房间,供小吴同学疫情期间“在线上课”使用。 当发现办公网络速度不佳,存在直播卡顿问题时,居委又马上联系东方有线网络公司迅速上门。经过调试,不仅解决了网速问题,还将居委闲置多年的电视机也重新开通了信号,供小吴同学上课使用,这下小吴同学的在线网课可是有了双保险。 学校人事干部黄婷老师得知小吴同学需要一部智能手机,马上积极响应,捐出自己的闲置手机。正在家中休产假的她特意让爱人将手机及时送达学校,解决了小吴同学无法上传语音作业的燃眉之急。 设备齐备,小吴同学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很少有机会接触电子产品的他,电脑和手机操作能力均欠佳。团队干部范晓芳老师承担起这个责任,试运行期间,她每天来到居委陪同小吴,安装软件、注册账号、登录平台,逐一搞定,再带领小吴一遍遍演练如何进入直播教室、如何参与讨论、如何上传作业、如何发送语音等。 就这样,小吴终于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参与在线学习了。当他的头像终于出现在班级群组里,当他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参与各种互动,而不再是那个永远都无法上线的“特殊存在”时,小吴同学激动不已,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小吴每天在居委安静的“专用教室”里认真地收看网课,居委党总支招募的志愿者丁老师负责全程陪同小吴上课并进行课后辅导;街道残联的志愿者尹阿姨则负责每天给小吴送来丰盛的午餐和爱心点心。金台三居的徐敏书记则担当起“大总管”,全方位地保障着小吴在线学习的各项需求。这一切都让小吴和他的家人有些始料不及,前几天还在为此一筹莫展的他们,如今只剩下感激和感动。 而在这背后,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就是学校党支部杨莉书记。从最初与街道和居委进行沟通协调,到后期每一步的推动完善,她始终和党建中心以及居委的老师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也多次来到实地关心小吴同学的学习情况,当发现小吴同学需要配备手机时,她不由分说立刻到移动营业厅去排队,以自己的名义帮小吴同学办理了手机卡,所有通话和网络费用也都记在她的名下。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陆行南校党政班子团结一心、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哪里有困难,大家齐分担,齐心协力确保每一个学生不掉队,做实做细疫情防控每一项工作。也看到了街道和社区干部们为民排忧解难,全力以赴办实事的担当和作为。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如此繁杂艰巨的情况下,还能竭尽所能帮助辖区居民解决个人困难,这种来自特殊时期的特别关爱着实让人无比暖心。 坚冰深处春水生,万物待春风。疫情之下,初心不变,“前线”有最美逆行者,“后方”有最美临时教室,相信全国上下齐心,定能共克时艰,点亮微光,汇聚力量,取得抗“疫”战争最终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