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于教师而言,辛勤耕耘是职业前行的主干道,潜心科研则是长足发展的助推器。为进一步促进我校青年教师和见习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科研能力,12月27日,我校特邀教科研专家夏智老师做关于教育教学论文撰写指导的专题讲座。

夏老师首先针对教育教学论文选题提出要关注教育的底层逻辑。他认为,教育、课程、教材、教学和学习这五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做研究,并且需要用系统论、方法论和科学的理性思维来进行研究。同时,他也强调了理解学习的底层逻辑和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夏老师认为,教师能做的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协助学生做好“建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他指出,做好学生的学习研究是当今学校教育教学老师要做好的必修课。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研究开始,才能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验证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乃至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选择的正确性、设计的正确性。 此外,夏老师还强调了教师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需要用“效果”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实施了就完成任务了,教师需要努力做好教育教学研究,以研究来引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开展,用研究这把尺子来衡量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 最后,夏老师强调了做好教育教学细节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在纷繁的概念面前,做好教育教学的细节研究更加可贵,细节是具象的、落地的、也是真实的。


论文撰写是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提炼,也是教师沉淀经验、凝练思想的重要渠道。聆听完夏老师的讲座,老师们纷纷表示,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大家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陆行南校全体青年教师以及见习教师们一定会继续勤学、慧思、乐写,不断为自身的专业成长赋能。
教师感悟 见习教师 马林阁 在这次讲座中,我深刻理解到教师做研究的重要性。从教育和学习的底层逻辑开始,接受、反思、输出、检测、经验形成,这些都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步骤。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教育教学细节研究的重要性,教育发展助推了许多教育概念的形成,我们需要更重视细节研究,只有做好细节研究,才能促进自己研究能力的形成。此外,讲座还强调了核心素养的落实和评价,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这些理念和方法。 见习教师 颜亚兰: 聆听了夏老师的报告,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论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享,更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此次讲座,我学会了如何从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教育教学论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需要我们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实证研究。此外,我还学到了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论文更加清晰、有条理。总之,夏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教育研究和专业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教师 曾佳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主业,但科研同样也可以反哺教学。聆听了夏老师的讲座,我学会了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职业需要选择教科研方向。首先,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要关注当前教育热点。其次,我们也应该关注教育政策和校内需求,这样才能将成果转化落地。最后,教师做研究要从教育和学习的底层逻辑开始。总之,教育科研工作不仅可以让我们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也能从专业理论积淀方面有效提升自己。 青年教师 鲁卉洁: 夏智老师在这次讲座中,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指导我们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教科研论文。夏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多个论文选题的角度:教材教法、作业与评价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如何从教育教学中提炼论文的实践智慧。通过这次讲座,我学习到要提升站位,从宏观视角进行规律挖掘和学理提升;构思论文时要找到聚焦的那个“点”;对实践问题做出新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或进行理论升华。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和“既要破又要立”的思维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积累知识,勇敢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