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1)班 学生:盛悦霖 家长:顾竹华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性格特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往往总是不自觉的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好,又默默安慰自己,亲生的,一定是亲生的,那都是别人家的娃。 孩子,倾注家长太多的心血,也带给家长数不清的欢愉,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再到长大成人,点点滴滴,家长无不呕心沥血,孩子的成长,也是给家长的人生体验,提醒自己不断学习陪伴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且来说说我家这位孩子和粗浅的心得体会吧。 一、尝试:尝试不同事物,培养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一天天长大,希望能有一技之长,拿得出手,于是便让他学钢琴,希望他能安静优雅的弹奏曲子,琴童的日程其实是很枯燥的,每天一个小时,总是在不断重复弹奏,刚开始还是颇有耐心,我也会用一些好吃的诱惑他,久而久之,他渐渐没有的热情和耐心,曲子越来越难,弹奏是要求越来越高,左右手,眼睛、脑子、脚,同时开工,上了小学后,联系的时间慢慢变得越来越少,三年级后,彻底封琴,挥手告别琴童时代,或许每个琴童的都是家长坚持的成果。都说,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也是一件加分的事情,于是幼儿园大班开始,给孩子报了毛笔课,期待他能大笔挥毫,刚开始横竖撇那到后来练字临摹,渐渐地孩子又没有了耐心和坚持的勇气。由于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所以总是在不停尝试,不停放弃,但是又不能停下探索的步伐,一次偶然的机会,带孩子去尝试了一个机器人的体验班,出发点只是本着动手能力去的,孩子似乎蛮有兴趣,于是我又尝试性的报了班,每次上课,我都在教室外面透过小窗户偷偷看着孩子,难得认真的听课,专心的看图纸搭建,每个螺丝,零件自己动手,编程课程自己在电脑上编辑,也许这些东西能使得他有兴趣愿意继续,每次续课,孩子总是会主动要求,作为家长当然也会大力支持。孩子在尝试中培养兴趣,家长也在尝试中不断认识孩子。倾听并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鼓励他学会坚持不轻易放弃的勇气。 二、陪伴:细心观察,认真陪伴,共同成长。 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专家的建议也大多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大道理,缺乏针对性的意见,孩子只有家长最熟悉,老师最清楚,所以陪伴很重要,岁月很漫长,成长很短暂,一眨眼他会满世界撒欢,不再需要妈妈温暖的怀抱,一眨眼他到了叛逆期厌烦了妈妈罗里吧嗦的絮叨,一眨眼他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没有了空闲的时间来和妈妈说话。所以,从小到大,我尽量陪伴,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春秋游,到小学时的各种主题活动,我都积极陪孩子参与,用照片记录着成长的脚步。孩子学习不自觉,从小学开始,每天我都会陪着他学习,检查作业,分析题目,纠正写得不好的作业,认真做好预复习,三年级以后,每天早上起来陪孩子晨读,小学五年,我也重新读了一遍,一转眼迈入了初中时代,学业难度加深,自主性更强,对于这位不自觉的孩子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我只能要求他尽量的记笔记,回家后,再根据教材全解,重新整理,可是上课不认真,始终是他最大的弊端,为了弥补,只能上补习班,大课小课,各种尝试,风雨无阻,只是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陪伴,我和爸爸没有少有矛盾,爸爸一直让我放手,让他自己完成作业,不去管他,我却一直觉得孩子不管不行,不管更差,更差了更难管,似乎谁都有自己的道理,可谁又都很无奈。或许我能做的,也只有陪伴。 三、正视:正视缺点,发现优点 ,保持平常心,宽容对待任何问题。 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缺点,性格起了重要的因素,知道他在意什么,就能投其所好,可是,我家这位哦,属于无欲无求,真不知道怎么对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苦口婆心也说了,游戏、手机、美食、零花钱,样样试过,样样无效,仿佛他什么都无所谓,这让我实在头疼。他天真善良,却不长脑子,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我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劝导,不厌其烦的唠叨,他缺乏自信,就给他报了一个吉他课,让他会点简单的东西,也能有点自信,对于这样的熊孩子,家长只能耐心的陪他长大。他有个幼儿园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超级学霸,我会带他去感受一下学霸的世界,让他明白,所谓的学霸也不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很重要。现在总是有一些幽默的文章和视频,诠释着父母陪孩子读书写字的过程,什么爆血管呀,血压高呀,后妈呀,虽然灰色幽默,却也发人深省。 四、配合: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 老师是最清楚和了解孩子的,老师育人无数,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孩子接触,能看到许多家长不知道的事情,能观察到孩子在学校的任何表现,所以,家长应当主动拜访老师,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态度,是否认真听课,是否积极等情况,这样回家后才能更有针对地教育孩子,其实等老师来联系家长,那就是孩子非常不好有问题了。 五、探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出去看一看 除了学校的学业,偶尔也会带着他出去放松放松,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爸爸会陪孩子游泳,带他打羽毛球,开个飞机放下风筝。探索外面的世界,发现新鲜的事物,磨砺孩子的毅力,告诉他要有坚持的勇气,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想去做到。 家庭教育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总结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永不卸任的老师,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学习过程。因材施教,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对于我家这位不怎么自觉的同学,作为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能慢慢地耐心地陪伴他一起长大,期待他有天能自己开窍领悟,但绝对不能放任不管,让其自由发挥。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久的工程,家长也是在不断地摸索,总结,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学习好的经验,听取好的建议,使孩子能够正确、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些就是我十几年作为家长的拙见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