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何为“时间管理”?
导师解读:时间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丢失便永远不可追回。但每个人都可以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以发挥其最大价值。时间管理就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
【二问】未成年人也有必要进行时间管理吗?
导师解读: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已成为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处于成长成才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管理好时间对于未来的成功更加至关重要。
能够合理管理时间的学生,在同等时间里能够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完成各项任务,这样的自我效能感和时间掌控感,又使其在下一次面临任务时,有着更高的任务投入度和时间管理倾向,形成了“高效时间管理—→高效、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高自我效能感、高时间掌控感—→高效时间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问】为什么每天都很忙,效果却不佳?
导师解读:理论上来说,可供每个人支配的时间都是等量的——每天24小时。有时,“忙”只是一种焦虑的心理状态,未必是客观事实。
看似被各种事务填满,但实际上在完成每个具体事项时,并没有真正做到高效。低速的运转、拉长的战线,占满了时间,甚至挤占了必要的休闲和休息时间,这又会影响到后续的效率和状态。此外,任务安排没有区分轻重缓急,导致顾此失彼,更加手忙脚乱。这些都是看上去“繁忙”却无序,“碌碌”却无为的原因。

【四问】有时,明明在做着喜欢的事情(如打游戏、刷手机……),回避着不喜欢的事情(如做作业、做家务……),为什么仍然觉得压力山大,快乐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