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成长真谛 传承文学之光|陆行南校组织学生观看儿童剧《草房子》
发布时间:2025-04-25 星期五 13:46点击数:37
  关闭窗口  
       

为深化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引导青少年感悟成长真谛,2025年4月19日下午,江苏省儿童艺术团携经典剧目《草房子》走进校园,为我校学生呈现了一堂浸润心灵的"成长必修课"。

该剧以茅盾文学奖得主曹文轩同名小说为蓝本,将镜头聚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油麻地小学。主人公桑桑在告别母校之际,翻开泛黄的相册,将六年时光里与纸月、陆鹤、杜小康等伙伴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舞台上,演员们用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和细腻入微的表情,将少年们面对困境时的倔强、收获友谊时的欣喜演绎得淋漓尽致。





剧中人物各具光华:纸月雨中撑伞等待的温柔剪影,诠释着润物无声的善意;陆鹤顶着“秃鹤”绰号仍坚持登台的自尊自爱,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光芒;杜小康从富家少年到摆摊谋生的蜕变,让坚韧品格在命运跌宕中熠熠生辉。当桑桑忍着病痛放飞鸽子群,漫天飞舞的白羽不仅勾勒出生命的热望,更象征着少年们破茧成蝶的精神成长。舞美设计独具匠心,旋转舞台暗喻时光流转,光影交织间,油麻地的四季更迭与人物命运的起伏形成诗意呼应。





台下的学生们随着剧情起伏时而紧攥双手,时而发出会心轻笑。当陆鹤终于赢得掌声时,场内自发响起雷鸣般的喝彩;看到桑桑与父亲相拥而泣,不少孩子悄悄拭去眼角的泪花。一个小时的精彩演出不仅让同学们领悟到原来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也让他们透过这些质朴的故事读懂了“苦难中的珍珠”——那些在困境中愈发闪光的品格。






正如剧中反复出现的金色草房子意象,这场演出不仅重现了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更在少年心中播撒下向善向美的种子。当现代儿童穿梭于物质丰裕却情感疏离的时代,《草房子》以其清澈如水的叙事,让同学们重新发现:最珍贵的成长养分,往往蕴藏在看似平凡的坚守、相濡以沫的温情,以及直面挫折的勇气之中。这份跨越时空的感动,恰似江南绵绵春雨,悄然滋养着陆南少年的精神原野。

撰稿:胡非怡


     
       
  关闭窗口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