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2)班 学生:王嘉晨 家长:王心一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在18岁以前做完。而初中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期。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种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那现在我们来再次思考和反省自己:今天我们怎么做家长。 一、人品教育:以身作则 先从孩子的人品教育谈起,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在这样一个时期中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容易各种上当受骗。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 现在的社会进入了对孩子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有偏差的。我们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他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他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他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而我们家长所处的社会中,往往把成功限制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似乎有钱有地位就是成功。 我认为,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一个勤奋善良和有责任感并有一定道德底线的人。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的特别顺利。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请让我们以身作则。 二 、心情教育:寓教于乐 作为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第十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并学会享受生活中平凡的美,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生命和学习成绩相比,成绩的好坏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这方面,其实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曾经孩子一度认为学东西很苦,很无用,心情也很容易低落,很容易放弃。她经常是学任何东西都半途而废,学吉他如此,学芭蕾如此。我们就一旁干着急,不想强逼她。因此我们一直在找寻孩子身上那些成功的案例,那些她付出努力后学成之事,那些值得骄傲并快乐的事。 学会游泳是我们孩子第一件付出艰辛努力后真正学成的本领,也是她一直津津乐道的事。要知道在小时候她可是连沐浴都会尖叫怕水的,现在竟然可以快乐地在游泳池里用多种泳姿来回穿梭。还有比如说,现在我们一家人几乎每周都会坐下来打桥牌,这也是孩子天天翘首以盼的事,希望她在游戏中能自己去体会如何合作,如何沟通,如何冷静思考,如何掌控全局。 三、鼓励教育:付出方有回报 预备班的孩子慢慢都进入了青春期,孩子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他们的努力、反叛、合群、离群,都是为了看清自己、对自己定位,并把自己放在理想中的位置。对于孩子这个时期的种种不合理的行为要有一种深深的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这一年龄段的家长应该学会如何赞美和鼓励孩子,比如说你的孩子考了70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90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你要对孩子说,70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8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他每上去那么一点,你都要鼓励他、赞美他。假如孩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我们就要肯定她的成绩是来自于她的付出、她的努力,但不要把她捧得过高,不然小孩子容易自满。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心情教育和鼓励教育。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