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沁心脾|记生命科学学科项目化学习之旅
发布时间:2023-09-25 星期一 17:17点击数:227
  关闭窗口  
       

王翰的《凉州词》中描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初二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这一章内容后对葡萄是如何变成葡萄酒的产生了兴趣,这个问题就与微生物发酵的知识有关。

我校生命科学备课组结合暑期学生活动,带领部分八年级学生参观了外高桥全球汇葡萄酒中心。位于外高桥的全球汇项目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18个国别和地区中心入驻,近万种商品,颇具知名度。

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以“葡萄如何变成葡萄酒”为驱动性问题,结合发酵的知识,以外高桥全球汇的酒中心为载体,加强同学们对微生物这一章节的理解,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我们学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知道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类群。

2、知道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知道人类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


项目目标

1、参观外高桥全球汇葡萄酒中心

2、利用网络查找制作葡萄酒的方法


项目实施

1、复习课本知识,网上查找拓展知识,做好行前准备

同学们利用网络查找制作葡萄酒的步骤。需要以下步骤:1、挑选葡萄2、清洗葡萄3、晾干葡萄 4、选择容器5、装入容器 6、发酵半个月7、过滤饮用 8、装瓶保存

2、组建队伍,查找路线,到达目的地

对制作葡萄酒感兴趣的同学自行组队,以小组的形式,查找去全球汇葡萄酒中心的路线。




3、参观葡萄酒中心

同学们参观以前制作葡萄酒的器具,了解葡萄酒制作的古老历史,了解不同品牌的葡萄酒区别。






项目评价

在参观浦东外高桥葡萄酒中心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了解葡萄的采摘、压榨、发酵、陈酿等全过程,与课堂中发酵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更全面地了解发酵的有关知识,了解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学生们身临其境领略各国葡萄酒的不同风味和深厚文化内蕴,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成效及反思

通过此次项目化学习活动,学生真正做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起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自己查阅资料等途径深入了解葡萄酒的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与自学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有小组同学通过思考提出问题:“自酿葡萄酒需要加酵母吗?”在师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分析得出:葡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霜,就是葡萄自带的酵母。在清洗时如能保留白色的霜,自酿葡萄酒可以不加酵母,但要酿出优质的葡萄酒就需要先将葡萄表面的酵母菌和其他杂菌一同灭掉,重新加入优质可控的酵母菌。该小组同学能在原本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重新提出问题也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的优点之一——实践性。

本项目的主题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项目化学习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在合作探究小组中创建积极的沟通氛围和协作关系。

 撰稿:孔晓芸

     
       
  关闭窗口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