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新镇是老浦东历史文化的集中和传承区域,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川沙还有很多的红色元素。浦东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古城墙在这里,中共上海早期领导人林钧出生在这里,著名的内史第中出生的宋庆龄、黄炎培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这里还有著名的川沙烈士陵园等。下面就跟随着执虹小队的脚步去往浦东,探索历史文化名镇川沙吧。 小队名称:“执虹”小队 辅导员:青年党员 杨文倩老师 队长:初一(1)中队 徐加诚 队员:初一(1)中队 张哲豪 初一(7)中队 刘 雪 初二(1)中队 庄盛祺 初二(2)中队 王嘉晨
号角已吹响 小队集结时 执虹小队——执着红色,手捧彩虹。这是我们小队的队名,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其中的寓意,为大家展示我们队“从无到有”的整个创造过程吧。

彩虹有七色,七色汇聚才为白光,无论少了哪一色,都不再是完整的纯净的白。尽管我们队并没有这么多的人,但每个人也都用自己身上所能奉献的“颜色”,分工合作,共同绘就美丽的彩虹。

徐加诚(导演)视频拍摄 剪辑 王嘉晨(编剧)串联文本 脚本撰写 刘雪 (讲解员)黄炎培故居 讲解故事撰写 张哲豪 (讲解员)烈士陵园 讲解故事撰写 庄盛祺 (讲解员)古城墙公园 讲解故事撰写 杨文倩(指导老师)兼拍摄 兼解说 兼撰稿 为着共同的目标,我们最终能够一起调制出一个最为完美的配色。


读革命故事 川沙初印象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红色,自然是这长长的丝绸中最引人注目的颜色。我们小队探访的地标是浦东的红色足迹。浦东幅员辽阔,红色景点较为分散,给寻迹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经过认真查找、规划路线以及多方考量后,一个历史名镇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那就是川沙。川沙的红色故事不胜枚举,这里孕育着浦东的“红色基因”,承载着浦东的“红色记忆”。 在前期规划,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品读《生死诺言》、《朱家店伏击战》、《五份入党申请书》……一个个红色故事,都与川沙有关。在回顾百年党史的过程后,我们最终选定了红色地图寻访的目的地:抚一抚承载历史记忆的川沙古城墙,看一看名人辈出的内史第(黄炎培故居),寻一寻包含感人事迹的烈士陵园,通过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将去寻味那个年代的艰难,以及那个年代的光芒。
探红色景点 川沙亲体验 川沙古城墙:川沙有一千年的文字记载,古代就是戍卒屯垦的海疆,那时叫“川沙洼”。明代时,倭寇经常在川沙洼登陆,到处抢劫掳掠。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7月,川沙地方绅士乔镗发起兴筑川沙城堡。川沙城墙周长4里,高9米,取名“川沙堡”。如今在川沙新镇新川路的川沙古城墙公园,还保留着一段60多米的古城墙;与之相辉映的是在川沙古城墙公园内,有一块竖有岳飞手迹的石碑,上面雕刻着民族英雄岳飞七言绝句,洋溢着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也是川沙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内史第(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和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辈出的江南民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忠诚的民主战士、中华职教社创始人、杰出的教育家黄炎培,1878年诞生于“内史第”第三进东厢房前楼。“内史第”也是宋氏家族居住的纪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1893年诞生于“内史第”临街房。音乐家黄自也曾居住于此。这是三个伟人童年的摇篮,同样,它也与‘新文化旗手’胡适有着不解之缘。



川沙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青松长青,翠柏常翠,园中安葬着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和解放后在保卫祖国、抗洪抢险斗争中光荣牺牲的378位烈士。从正对着华夏东路的川沙烈士陵园南大门进入,在气势宏伟的烈士广场中,矗立着重3吨,用铜铸就的烈士群像浮雕,雕塑顶端向上伸展着形似“川”字的火焰,寓意川沙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先烈坚贞不屈、浩气长存,在烈火中永生的精神!




结束实地寻访和拍摄后,我们根据前期的脚本和规划制作了寻访视频。视频以古今穿插的方式作为主线,通过今昔对比,站在我们的视角去回溯历史,通过这样的形式为自己订制了一个“时光穿梭机”,带我们回到那个时代,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先人的所思所想,也更加对先烈们的努力心生敬意。


绘红色地图 献建党百年 本次活动中我们还绘制了红色地图。队员们虽不精于绘画,但彼此取长补短,各展所长,共同编织我们这份共同的执着。凭借着大家的努力,从起初的毫无方向,到最后我们成为了最快完成的一队。彩纸上大大的“执虹小队”告诉了我们每个队员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只要大家都用心将彩虹捧起,定能让它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执着红色,手捧彩虹”,这也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小队的每个成员所坚守的。视频中有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是一条红色的道路,有过失意,但更多的,是一路向好……回首以往,才恍然发现,建党一百年,这条路既短也长,而它们,正是这所有艰辛与辉煌的见证者。细细嗅来,到处,都是历史的气息。”这一份地图,也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剪影,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此次活动,了解这段历史,品味这段历史,并在未来创造新的历史。 承爱国精神,红色记心间 辅导员老师 杨文倩:“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传统,分享红色故事。每一次学习都会被英雄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和震撼。同时,这份力量也将激励着每一位队员更好地投身于学习,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庄盛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周日,我参加了以“图绘红色之路,心承向党之志”为主题的访学活动。在游览了川沙烈士陵园,古城墙和内史第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辈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现在已经是21世纪,但我们仍然要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初中生的我们现阶段应该做的就是重视自己的学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张哲豪:3月21日,我们一行四人先后参观了川沙烈士陵园、川沙古城墙以及黄炎培故居。来到川沙烈士陵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纪念革命烈士的雕像,了解了抗日战争历史,我们无不为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所震撼;接着,我们来到了川沙古城墙,看到了上海人民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所筑起的一座座城墙,虽十分简陋,但它也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宁死不屈和爱国情怀;最后我们来到了黄炎培故居,了解了黄炎培的生平以及他对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刘雪:本次红色寻访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小队所寻访的是黄炎培故居,古城墙公园与川沙烈士陵园。这三个红色遗址无不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充分向我们展示了上海曾经的红色故事,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党的光辉历程。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了黄炎培先生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丰功伟绩着实让人敬佩;我得知了在气势恢宏的古城墙背后,是明代川沙人民抵御倭寇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见到了那些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革命先辈,永垂不朽! 徐加诚: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青少年应当做的。我们应该将这些闪闪发光的红星,传扬更远!我们应该将这些永不磨灭的精神,发扬光大!时间的年轮还在慢慢扩大,历史安静地守候,无声无息。他用无言的方式,敲响我们心中的警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幸福美好的社会之中,可能没法体验到当时人们的不易。但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做出的贡献。通过寻访活动,我们将深刻铭记先辈的革命精神,砥砺前行,争做先锋。 王嘉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的。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凝聚着一代代革命烈士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小队对红色的执着,是在这一次次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的。希望我们的视频,能够在你的心里也埋下这颗红色的种子,让它生根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