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影像“心”分享:宅家生活不迷茫 亲子冲突,整日挨骂——平和对话,求同存异 闭门不出,憋得难受——练习独处,发展兴趣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分担家务,提升技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足不出户,就是最好的配合防疫。而每日宅家的生活,是阴云密布的百无聊赖,还是亲子矛盾一触即发,还是积极健康正能量满满…… 为了引导同学们有效调节居家防疫期间的情绪状态,倡导科学合理、阳光健康的宅家生活方式,我校在假期开展了宅家心“晴”短视频大赛,号召同学们用镜头记录宅家生活、分享 “宅”家心情。 同学们纷纷化身小主播,晒出自己的花式宅家日常,有自主学习和居家运动、有生活起居和才艺展示,更有全家出镜,向我们展示他们温馨有爱的亲子时光。通过线上平台,充满创意的一个个优秀作品每天定时发送到同学们的手机端,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分享着他们快乐的宅家生活,无法见面的伙伴们感到无比亲切,内心的阴霾也一扫而光。通过观察记录、主动分享,隔空交流和“云”端展示,同学们的假期生活不再无聊,宅家生活不再孤单,大家也纷纷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宅家生活变得丰富有趣,宅家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防疫“心”课堂:应对疫情不盲目 频繁关注,情绪卷入——转移注意,过滤信息 资讯混乱,无所适从——独立思考,官方求证 害怕感染,焦虑不安——冷静应对,科学防护 疫情当前,信息甄别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可能出现对于疫情的过分关注,甚至出现紧张、焦虑,悲观低落等负面情绪。 为此,在2月24日至2月28日为期一周的线上教学试运行期间,我校特意安排了每天一课时的“心理在线”。为同学们提供了《青少年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保持乐观》微课程、《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电子书籍线上阅读活动、疫情压力自测、《音乐疗愈》线上体验、《从心理学实验看疫情心态》等内容。特殊时期,特殊的心理课堂,用每天一课时的分享和体验,帮助学生扫清情绪障碍,避开防“疫”雷区,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当中去。 云端“心”讲座:线上学习不焦虑 机不离手,电子依赖——约定时限,家长保管 作息紊乱,生活颓然——重建规律,唤醒活力 长期宅居,磨蹭拖延——制定规划,逆袭良机 3月2日,随着“停课不停学”的“空中课堂”火热上线,来自各学科老师的互动、作业等任务也纷至沓来,一时间让宅家已久的同学们有些措手不及,一天的忙乱下来,不少同学大呼招架无力。 为了避免新学期开学和线上学习新形势下出现适应不良,线上教学首日,我校利用校班会课时间开展了一场以“宅家期间,如何有效进行时间管理”为题的线上心理讲座。内容包括“居家自主学习期间,如何有效进行时间管理”,以及“线上学习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升在线学习力”。助力同学们更快更好的适应在线学习,缓解压力,提高效率,让居家自主学习不再迷茫。 全天“心”在线:一键求助不惊慌 心神惶惶,不确定感——积极认知,学会放松 同伴隔离,孤独空虚——远程联系,相互鼓励 心烦意乱,难以摆脱——拨打热线,主动求助 在疫情伊始,学校就通过班主任老师将校外心理求助途径和方法、校内心理辅导老师联系方式等下发至各班,让有需求的学生都能随时点对点与心理辅导老师取得联系,或知晓如何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线上教学开始后,心理辅导老师主动加入所有班级的线上互动群,实现学生一旦出现心理困扰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私信联系到心理老师的目的。一键求助方便快捷,且能更有效保护学生隐私。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虽然不能前往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但会尽己所能提供后方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筑牢心理防线,科学面对疫情,用客观认识摒弃不良情绪,形成战胜疫情所需要的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坚信疫情终将退散,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山河无恙,一切皆安!







|